近日,江苏、上海、陕西等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发布提醒,儿科门诊出现就诊高峰,经确诊多数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最近一直明晃晃地挂在热搜上,让人担惊受怕。你是否为了宝宝的健康做好抵御它的准备了呢?
肺炎支原体是什么?
支原体严格来说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们隐藏在人体内,尤其喜欢寄生于上呼吸道和生殖系统,从而引发感染。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肺炎支原体有什么临床表现?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病例有时还会引起肺外表现,比如神经系统的感染,循环系统的受累,以及血液系统的改变等等。
该如何预防支原体感染?
由于目前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上市,首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场所之后;不与已感染支原体的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用品;避免过度疲劳和亚健康状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感染了支原体,该如何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各异,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遵照临床医生的指导,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和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关键。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