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城“身心状况”部分有一个子目标描述为情绪安定愉快。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将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经验概括为三个要素,分别是情绪安定愉快、与人友好相处、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心理健康关键经验
情绪安定愉快 | 与人友好相处 | 良好的自我意识 |
1.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可以调控情绪 3.能够合理疏泄不良情绪 | 1.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 2.与他人轮流分享、互助合作
| 1.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2.能够恰当的自我评价 3.具备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
一、情绪安定愉快
3~4 岁 | 4~5 岁 | 5~6岁 |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 |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
²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²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²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
²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² 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²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二、与人友好相处
(一)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
成人要尽可能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初步学会人际交往技能。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绪情感,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幼儿的交流和讨论也有利于提高其观点采择的能力,从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些对于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很有价值。
(二)轮流分享、互助合作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其与他人亲密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成人要引导幼儿与他人一起活动,着力为幼儿提供一起工作和完成任务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通过合作而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成人需要教会幼儿一定的交往策略,让幼儿在交往中养成友好、合作、宽容、热情的心理品质,也习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
三、良好的自我意识
(一)积极恰当的自我评价
小班幼儿大多顺从成人的评价,将他人的评价作为对自己的评价。如他是因为“妈妈说我是好孩子”,所以认为“我是个好孩子"。另外,小班幼儿的自我评价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情绪化,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并且,其自我评价一般比较表面,如长得高、坐得直等。小班幼儿的自我评价也比较笼统,如“我是乖孩子、好孩子、漂亮的孩子”等。中大班的幼儿开始经过思考对自己有一定的独立评价,评价内容也较具体了,如“我是个好孩子,因为我帮助小朋友,听妈妈的话,睡觉很好”等。自我评价也从小班的表面的评价发展到内部品质的评价。并且,开始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对好与坏有一定的评价,但仍比较肤浅。
(二)自尊、自爱
自我价值感发展的要点就是“我能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着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来确认自我价值。首光,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注重幼儿自我服务情感的培养这就要求家长对幼儿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并且应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幼儿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对幼儿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长处,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喜悦。其次,教给幼儿生活及自我服务的技巧。第三,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巩固自我服务能力,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三)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则是为实现目标,主动抑制有碍于目标实现的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自我调控既有对行为的发起和维持,也有对行为的抑制和控制。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不是听话的、乖巧的幼儿,而是自主、主动、独立的幼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步完善的,有研究显示,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且这种发展的关键年龄明显地在3-5岁,即幼儿阶段。5岁以后,总的发展趋势不再明显,但各因素的情况有差异。